close

文 / 吳麗芬

這兩年台北市跟新北市不少國小不約而同流行一件事:派給小一新生的導師都是該校相當資深的。

起初家長們都覺得很好,因為資深老師有經驗,但開學沒多久,不少家長開始疑惑起來,

「孩子寫字很挫折,因為老師要求很工整,每天作業本都被圈一堆,有一次訂正完,

他竟然大吼大叫起來」、「我們家孩子被老師當著全班說他是班上字最醜的男生」、

「孩子下課時偷寫回家功課,結果被罰要多寫兩遍」、「第二個禮拜他就說不想上學了,

因為老師天天罵人,雖然沒罵到他,但他很怕」、「我們讀的幼稚園比較開放,孩子也習慣問問題,

但現在老師說他問題太多不准問,該怎麼辦呢?」「孩子比較分心,

常因為跟隔壁講話或者亂動被罰不能下課,結果回家後只想玩,說他今天都沒玩到,

功課只好一直拖著…」

家長疑惑什麼呢?對孩子有要求很好,孩子也不是不能約束,但他們小肌肉也還沒發展好,

難道不能體諒一下嗎?字寫得「對」難道不比寫得「整齊」重要?有必要當眾羞辱嗎?

回家功課的目的難道是幫孩子打發時間的嗎?否則何以非要回家寫不可?孩子還在適應新環境,

有需要天天被罵嗎?而且罵也沒罵出效果,賠掉孩子上學的快樂感值得嗎?

不讓小孩問問題難道不會扼殺他的求知慾嗎?小孩精力多如果下課也不能發洩一下,

難道不會有礙健康?以為老師有專業會處理孩子問題,原來跟我們家長差不多!

與其說家長們疑惑不如說他們失望,其實這不是老師資不資深的問題,

而是一個老師的愛心跟熱忱的問題,也不是說老師沒有愛心跟熱忱,

而是有的老師的愛心的熱忱真的很隱晦,很難讓人感受到,連愛心跟熱忱都讓人看不到,

誰又能感受他的專業呢?至於為什麼剛好是資深老師?這也不是本文能回答的,

恐怕需要教育學界投入一些研究後再來告訴我們,不過,孩子的成長不能等待,

小學一年級是孩子進入系統化學習的開端,更是大團體生活的起點,為了孩子的最佳利益著想,

我們應該要求學校安排那些愛心跟熱忱都能讓人感受得到的人,來擔任孩子上小學的第一個導師,

這是每個孩子應得的,如果學校竟然找不出孩子需要的老師,或者排出來的老師都不符合孩子的需求

呢?老實說,在還沒有評鑑制度的情況下,我們也制裁不了任何學校、換不掉任何老師,

家長要為孩子爭取正當權益確實要辛苦一點,好好跟學校溝通,並要求教育當局要好好幫助學校活化老

師的愛心與熱忱,這種教師成長方面的訴求,相信也至於得罪什麼人,

但是如果身為孩子最後的支持者的我們甚麼也沒做的話,

孩子日益消沉的學習動機可能會令我們懊悔不已。

六月是畢業的季節,正有十幾萬小朋友從幼稚園畢業,總計有二十萬個孩子要走入令他崇景的小學,

我們希望對他們迎面而來的是總是微笑、細語、善誘與貼心,而這小學直到孩子畢業時都令他收獲滿

滿,覺得自己充滿信心地走入下個階段。

※ 作者吳麗芬,數學想想國總監

本文同步刊登在264期六月號人本教育札記「為孩子盯緊政府」專欄

※ 本專欄內容為作者個人言論,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inbowmama354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